这款名为“速度杯”的桌游能锻炼老人的手眼协调能力。
▲《人生四季》是江淑一设计的活动主题,里面的图画都是由失智老人完成的。
■本期策划 王琪鹏
春季,我家屋后的小山,全都变成了粉色。一吸气全是杏花的香味儿。
春季,地上全是黄绿色刚冒芽的小草。
一年的春天,我坐在台阶上,看屋檐滴落的春雨。水珠肚子越来越大,越来越大,然后落下了,摔碎了。
春季的记忆是妈妈做的一条鲜鳜鱼,好多年没吃过了。
这不是诗人的诗,而是四位失智老人对春天的描述。他们在社工的引导下,努力表达着对春天的印象,再经过简单的整理,最终形成了打动人心的句子。
被剥夺了的生活质量
认知症,又叫阿尔茨海默症,通常的说法是“老年痴呆”。在老人和家属看来,得了这种病,意味着没有生活质量和无尽的痛苦。有无数的老人在发现自己得了认知症后,便羞于出门见人,有的家属甚至把老人锁在家里,没几年,老人的健康情况每况愈下,在没有生活质量的状态下离开人世。
原本,失智老人也可以过得很有生活质量。“失智老人是认知有障碍,但情感上并没有障碍。”在乐成老年事业投资有限公司的社工经理江淑一看来,这些认知症老人是回归到了“最初的美好”,并非什么都不知道了。然而,许多家属甚至养老机构却忽视了失智老人的情感世界。
在许多养老机构,有的失智老人会做出撞门这样的举动。有的机构遇到这种情况,第一件事就是给家属打电话,让家属把老人带到医院“治疗”。到了医院,就会给老人吃镇定药。长期下来,老人就会精神萎靡,肌肉无力,甚至会站不住摔倒,身体也就垮了。但在江淑一看来,失智老人所有的“问题”行为背后都是有原因的。“比如为什么有的失智老人总对着窗户坐着,他有可能是在‘等人’。”
她说,得了认知症的老人,并非什么都不知道了,还是会记得过去的一些事情,但是各种记忆在不停地穿梭。他们在做针对失智老人的辅疗活动时,明明是在纸盘上画画,有的老人却会捧起盘子闭上眼睛深深地闻,仿佛在做喝汤的动作。“老人做这个动作,有可能是想起了童年的某个瞬间,这个时候我们是不会打扰的。”有时,有的老人没有回房间休息,而是在客厅里睡沙发,护理员也不会将老人强行领回房间。
这样匪夷所思的行为,在许多家属眼里,却是一件头疼的事情。现实情况是,得了认知症,老人和家属都会有很强的病耻感。江淑一讲了一个案例,一位大学教授在发现自己得了认知症后,非常沮丧。她的子女竟把她锁在家里,不让她和外人接触,怕外人看到之后笑话。结果很快,这位老人就去世了。后来,当了解到失智老人也有情感时,老人的子女后悔得失声痛哭。
江淑一说,得了认知症后,老人的身体状况就像一个球从高空落下,如果有非药物的辅助治疗,就会像曲线一样平缓地下降。如果只靠药物治疗,球就会直接落在地上。一般而言,如果没有非药物的辅助治疗,患有认知症的老人寿命平均只能维持七八年,短的两三年就去世了。
打动人心的奇怪举动
在双井恭和苑,江淑一每周都要为这里的失智老人做两次认知辅疗和感官辅疗的活动。每次活动时长一小时,每次都有固定的主题。前面四位老人关于春天记忆的描述,就来源于一次辅疗活动。江淑一说,活动在设计时会尽量地贴近老人们的生活经验,引导老人把注意力放到活动上,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感官训练,刺激不同的大脑区域,以达到辅疗目的。
在活动中,工作人员经常会有意外收获,失智老人表现出来的纯真的情感,经常让护理员惊讶和感动。
失智老人往往记不住人、事、时、地、物。有的老人甚至连自己的房间都不认识。怎么办呢?工作人员想了个办法,在房间里放一些能唤起他们记忆的东西,比如放一张家庭合影,或者是宠物的照片。有的老人甚至连家人都不认识了,工作人员就想别的办法。
有一位老人是一位退休医生,林巧稚大夫是他的老师。工作人员发现,他几乎什么都不记得了,却依然记得自己的恩师。于是,工作人员就在他的房间放了一张林巧稚的照片。老人看到照片后再没走错房间,还经常开心地向别人介绍:这是我的恩师。
在一次活动时,这位老人把一个老人当成了自己的学生,要向他引荐一位专家。而“专家”则是住在这里的另外一个老人。见到了“专家”,“学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位老人便偷偷捶他,示意机会难得,让他在“专家”面前好好表现。这一幕被工作人员看见,都为老人对学生的情谊所感动。
还有一次,恭和苑组织活动,让失智老人到“模拟超市”买东西。老人们拿着100元面值的购物券转了半天,却都是空手而回。原来,老人们嫌“超市”里的东西贵,舍不得买。在老人们的认知里,西红柿是5分钱一斤,而不是5块钱一斤。工作人员发现了这个问题后将标价调低,许多老人仍舍不得买。不买,就失去了辅助治疗的意义。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拉着一位老人,说自己要相亲,需要一件新衬衣,不然姑娘不答应他。老人一听,二话不说就为工作人员买下了这件衬衣。这位工作人员当时就掉了眼泪:“衬衣的标价是五十,老人给自己什么都没买,却为我买下了这件衣服。”
正因为此,江淑一拒绝用“老年痴呆”指代失智老人。
如何让失智老人“回归”
如何能让失智老人也过得有“质量”呢?乐成老年事业投资有限公司做了很多方面的努力。许多人惊喜地发现,这些失智老人和一年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观。
江淑一说,每个老人患认知症的程度不同,认知损伤的维度不同,因而辅疗的原则是保证最低维度的老人也能完成,不让老人受挫。“感官辅疗不能说辅疗,而是说活动,因为老人们会有一种治病的感觉。给老人涂色的纸,不能太软,必须用硬纸板,不然老人一旦擦破了,会有挫败感。”当然,这都是一次次“犯错”中总结出来的。
让人出乎意料的是,他们还把桌游引入到了针对失智老人的辅疗当中。这些桌游当中有拼图、套指环,甚至还有被称作“以色列麻将”的游戏。江淑一说,这些桌游要让失智老人玩得“恰到好处”,既让老人不觉得幼稚,也不能让他们有受挫感。比如一款名为“速度杯”的桌游,是根据纸牌上的图案的位置关系,用不同颜色的塑料杯进行排列组合,以锻炼老人的空间位置关系和颜色逻辑关系。游戏中的塑料杯个头儿都比较小,老人都能拿得住,而且是大色块的,锻炼的是手眼协调能力。当然,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些游戏要陪着老人玩的。
江淑一还计划尝试戏剧辅疗。昨天下午,专注于“一人一故事”的信剧团来到恭和苑,演员们根据老人讲述自己的一段经历,进行了即兴表演。有两位失智老人全程观看了表演,当演员唱起《歌唱祖国》时,她们还轻轻打起了拍子。演出结束后,两位老人拉着演员的手连夸他们演得好,让工作人员都有些意外。信剧团的艺术总监屠彬和江淑一的观点相同:失智老人是认知有障碍,但情感上是没有障碍的。
“认知症就像大脑感了冒一样,不能因为感了冒而感到羞耻,要善待失智老人。”江淑一建议,家中的老人一旦得了认知症,家属应该根据老人的生活习惯,尽量让老人过他以前的生活。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总让老人什么都不干,否则老人的大脑会萎缩得更快。
这个过程中,家属要想办法协助老人维持原来的生活状态,同时要注意不要给老人造成精神伤害。她认为,只有构建了对认知症友好的外部环境,这样等我们自己大脑感冒的时候,才会得到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