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卫健委发布通知,要求今年全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率不低于85%,有关单位每年需为辖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签订家庭医生签约协议并提供2次医养结合服务。固定人群、连续性服务是家庭医生服务的特点和优势,不断受到患者认可的同时,医生也从中获益良多。
▍上门换药、夜间救助 有事随时打电话
“刘大夫,来帮我换个药吧!”下午3时许,郭峰拨通签约医生、高碑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主任刘玉江的电话。看了看诊室外暂时没有患者等待,刘玉江一口答应下来,动作麻利地收拾好随身物品,来到郭峰家中。
“我家住在四层,楼里没有电梯。我刚做完腰椎间盘突出手术,自己下不来楼。刘大夫能上门换药,真是帮了我的大忙!”听到老患者这样说,刘玉江表示,身为家庭医生,自己和团队就是要尽力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为行动不便的患者上门插胃管、插尿管、换药、输液等等,“内容都很简单,却是有实际意义的服务。我能抽出空,就跑一趟呗!”
患者郭峰住得不远,距社区医院只有三五分钟路程。不到半小时,出完诊的刘玉江已匆匆赶回。刚坐定,又接起另一位签约患者打来的电话。“这几天上哪儿去啦,身体还好吧……”他和对方热络地聊着,不时嘱咐几句“别多想,有时候病就是‘想’出来的”。电话另一端,隐隐传来老人充满信服的应答声。
“是认识很久的老病人了,我叫他哥,其实大我30多岁呢!”挂断电话,刘玉江笑呵呵地说。“老人心思有点重,我就经常和他开开玩笑,讲话没遮没拦的。原来他经常要输液,在我的治疗下基本这一年都不用输液了。”
打从2004年到高碑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刘玉江一路从普通内科医生做到全科主任。对待高龄、行动不便等重点患者,他能加微信的加微信,不会用微信的叮嘱老人有事随时打他电话。
“我老伴有高血压,平时还老爱生气,有天晚上血压突然增高,头晕目眩。”高碑店社区居民孙玲回忆起一次“夜间惊魂”,原本想给儿子打电话,但孩子住得远,过来要很久。正在着急之际,老两口想到了家庭医生刘玉江。
拨通电话后,老两口马上得到了刘玉江的指导,还耐心安抚老人的情绪。“第二天我们去见小刘,他特别诚恳地劝我老伴,别总着急上火,身体养好才能享受美好生活。我老伴觉得这番话真是说到心坎里了,后来脾气和缓了很多。”
▍拉家常、掏心窝 宣泄抚慰缓情绪
在社区医院,大夫们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接诊,不时还有另一项“工作”——陪着患者拉家常。
在刘玉江看来,许多老人说的都是掏心窝的话,这些话,他们通常或许无人可说。“孙辈上学,子女上班,如果是独居老人,身体再差一点,那可能真的没有人陪他们聊天。我就想,老人跟我说说话,心里会比较舒服,那就多聊几句吧!”
于是,当看病的人少时,他会耐心倾听老人们从亲戚关系讲到家族脉络,也会稍显强硬地让老人“不要瞎去一些地方、不要乱吃保健品”。一些事情子女来说效果未必好,“小刘”讲的东西,老人们更能听得进去。
“于大夫,您可回来啦,我们这下可有主心骨了!”在将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再次见到“阔别”多日的家庭医生于海燕,78岁的张文娟和老伴情难自禁,几乎要流出泪水。
见老人如此激动,于海燕也湿了眼眶。此前她因为到隔离点承担轮值任务离开了6周时间,“其实我去隔离点支援,签约患者的就诊、拿药等后续服务也都能满足,不是说就没人管了。但他们就是觉得和家庭医生最贴心,见到我,心里最踏实。”
43岁的于海燕,在将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工作了16年。如今她每年签约千余位患者,其中定时“报到”的高频患者以处在慢病稳定期的老人为主。
于海燕认为,家庭医生的服务以人为中心,关注的不仅是患者身体上的疾病,更包括心理健康。接诊时,她习惯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如果觉得对方“有情绪在”,就会询问最近有没有遇到什么烦心事,有没有着急上火。
据她观察,现在家庭核心通常会放在孩子身上,老人容易受到忽视。有的老人需要做家务、照看孙辈,家庭关系和谐还好,如果有矛盾,缺乏自由、身心疲惫,可能会造成失眠,严重的还会导致焦虑、抑郁等。聊天看似“东拉西扯”,其实具有一定的抚慰和宣泄意义。
▍渐获信任、相守相伴 是医患更胜亲友
这些医患间的情谊点滴,涌动在社区医院每天的日常,犹如无声细流,浸润温暖着彼此。
面对患者表现出来的感激,刘玉江常用一句“本职工作”带过。而在他内心深处,无比珍视与患者彼此走近的一段段历程。方明便是令他极为难忘的一位“患者朋友”。
十多年前,刘玉江与方明老爷子相识。此前老爷子血压控制得不太好,经过“小刘”的治疗,渐渐变得平稳,对治病有些抵触的老人就成了刘玉江的“忠实患者”。一次闲聊中,方明问起刘玉江的年岁,得知两人间竟还有特别的缘分——同月同日生日!
“以后咱俩生日一起过啊!”老爷子惊喜非常,刘玉江也笑着点了点头。本以为只是患者客气一句,没想到几个月后的一天,老人郑重发出邀请。刘玉江感到非常意外,又实在盛情难却,便带着妻儿与方明老两口,以及他们的儿子儿媳、小孙子一起庆祝了生日。
从那以后,二人的“生日之约”就这样延续下来,两个家庭也越走越近,是医患,更胜亲友。
为了方便管理,于海燕建立起病友微信群,老人们可以随时“汇报”自己的用药、血糖情况。在许多老患者心中,“小于大夫”对自己身体状况的了解及照顾,甚至要超过自家儿女。“有对老两口儿,家有一儿一女,把我当成他们的三闺女了。”于海燕笑着说,“每次过来,还没进屋呢,就特热情地张罗‘来看我闺女了!’有什么好吃的也惦记送一口过来。”
社区医院“人情味儿”满满的就医体验,愈发受到居民们的认可。回顾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进程,于海燕深切体会到了变化。“最早推这项工作时,我们得主动找居民签,甚至拿着小礼品‘求’着居民签。”
伴随相关工作与政策的逐步推进,患者对家庭医生服务接受度越来越高,态度也变得主动积极。“这对我们医生来讲也是好事,有了固定的患者群,我的患者会主动来找我,我们也会有职业的成就感。就像离开的这段时间,很多叔叔阿姨说想我,我还挺幸福的,觉得原来自己在患者心中这么重要,更加认可自己的职业。”
(文中患者为化名)本报记者 魏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