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初入养老院 老人如何平稳过渡
伴随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入住养老机构成了越来越多老人的选择。从家里迈入养老院的“刹那”,他们在想些什么,将要面对哪些困难,会有怎样的心理波动?养老机构为新入院老人提供帮扶的同时,高校研究力量也正将目光投向这一群体。 ▶养老机构 系列评估后 “14天观察期”帮助老人平稳过渡 上午十一时,冬日暖阳洒进玻璃窗,将孙文瑾的小套间映得温馨明亮。她一边等待护理员送饭,一边和一位老姐妹“见缝插针”聊着天儿。 70岁的孙文瑾已经在千禾老年公寓回龙观院住了3个年头,从刚来时“一身病,什么味儿都不能闻”,到如今精神和身体都好转不少,她笑言养老院的日子越过越舒服,“食堂师傅、护理员都知道我哪些东西不能吃,喜欢吃什么。” “老人到我们这儿来,毕竟是集体生活,各方面肯定会有转变。”曾兼任千禾回龙观院院长的谷莉介绍,对于新入院老人,院方会先安排一系列评估,以掌握老人的基本状况,例如使用包含“今天是星期几”等常识问题与简单计算题的MMSE量表做智力状态检查。谷莉解释,很多家属觉得老人能走、能吃,对老人的思维就不会特别关注,顶多说“容易犯糊涂”,但若老人有失智倾向,无论在哪儿都会存在风险。 此外在生活能力方面,院方也会准备调查表,让家属根据老人情况进行勾选。“比如选了‘只能单独剪手指甲’,说明老人可能够不到脚了,动作、眼神都会有一定的退化。”谷莉表示,养老院会依据勾选出来的老人的能力,提供对应的服务。 然而,除非平时对老人照顾极为细致,否则家属给院方提供的信息不一定准确。“有些能力家属顺手勾选出来,但可能老人已经不具备了。”谷莉坦言,尤其单独生活的老人,喜欢什么,爱吃什么,子女都不是很清楚。还有的老人从外地被接来养老,那就更不了解了。 由此,以院方为主导的“14天观察期”是后续更重要的环节。谷莉认为,21天能够让人养成一个习惯,略短些的两周,可以让老人对能否接受养老机构有个基本的判断,同时也为院方摸索、调整服务提供时间。 “我们对新入住老人进行标记,院内各个部门的人员都会和老人有比较频繁的接触。”谷莉介绍,文娱人员需要每天跟老人聊天,了解老人的喜好,把老人带出来熟悉环境,认识新朋友,尽量不让老人闷在屋里。餐厅主管要与老人沟通,了解对饭菜口味的评价,有无特殊需求等等。“护理员就更不用说了,从一入住,对老人生活习惯方面的关注就开始了。” 当然,适应期过后也不是所有老人都能顺利住下去。令谷莉印象深刻的是一对姐弟,因要不要将母亲送养老院在院子里大吵。“姐姐指责弟弟不孝,弟弟说他要上班,让母亲一个人在家不放心。姐姐虽然退休,但得看孙子,也照顾不了母亲。由于子女意见摇摆,老人住了一段时间还是离开了。” 在谷莉看来,这更多是源于外界的矛盾与分歧。若老人出于自愿入住,尤其是自理老人,通常10天左右就可以适应并平稳过渡了。“心态比较好,性格开朗的老人,甚至可以和周围人打得一片火热。” 对子女说“忙就别来” 其实都是反话 “通常性格内向的老人,或者以前状态很好,突然生病行动不便,就会自卑,有落差,需要我们更多关注。”多年在养老机构担任负责人,谷莉对老人“触碰”养老机构可能带来的心理波动也有着自己的总结与感触。 “首先是进入陌生环境的紧张感,在这方面,老人就像小孩子一样。”基于此,谷莉要求院里从前台到内部所有工作人员,面对老人都要微笑、热情。“让老人觉得,我到了这儿也有人关注,不会不管不问。” 谷莉回忆,几年前有对老夫妇,老太太失智状况比较严重,老爷子血压血糖也都不太好。女儿还得上班,出于无奈他们同意到千禾回龙观院试着参观一下。“那会儿入院老人还不多,房间选择比较丰富,工作人员对他们都很亲切。老人的女儿告诉我,参观过后父亲对养老院的生活隐隐开始期待,不久他们就一起住进来了。” 此外,担心子女“不常来看自己”或许是老人们对入院养老的另一大顾虑,这一点在千禾距市区较远的十三陵院体现得尤为明显。“很多老人参观之后会犹豫,说这儿挺远的,怕孩子嫌远不来看自己。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会反问,要是您在家孩子多久来看一回?老人也都很诚实,就嘟囔说没什么事儿不让他们过来,有时一两个月。”谷莉笑言,此时工作人员会作出“保证”,说别看在家孩子一两个月来一回,您要住这儿,他们肯定每个月都能来。 “老人问为什么?我们就笑,他们自己琢磨琢磨就明白了。毕竟父母已经入住养老院,子女总不来,别人会笑话的。很多子女也当场表示,如果父母住这儿,自己一定探视得更多。”据谷莉观察,虽然老人爱对探视自己的子女说“你们忙就别来”,但其实都是反话,他们确实希望子女多来看自己,个中情绪十分微妙。 ▶学生项目 无奈与拘谨 尽量减少自己的存在感 在养老机构提供相关服务的同时,来自高校的研究力量也注意到了新入院老人这一群体。2017年上半年,北京城市学院公共管理学部的三位研究生,利用三个月时间,对千禾回龙观院的新入院老人做了适应性状况的调查,还开展了多次活动来帮助老人接受并融入养老院。 “我们都对养老机构里的老年人感兴趣,毕竟中国养老观念比较倾向于居家养老,去机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老人到底愿不愿意?能不能适应?就想做一个相关的项目。”负责人何倩解释,定下方向后大家又觉得只做适应太过普遍,“换地方多少都会不适应嘛,就把目标具体到新入院人群。” 至于入院多久以内的老人算“新”?参考了台湾一位学者观点后,同学们将期限设定为半年,并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进入千禾回龙观院开展自己的研究。 起初一个月,何倩与两位伙伴的研究收效甚微。“我们原本设想,老人进来后肯定各种不适应,有各种问题、各种需求……坦白讲这也是我们希望收集的。但实际观察中,他们表现得却更加安静,反而像没有问题一样。” 此外,在何倩看来,机构中的老人也不似普通老人热情,防备心很重,并不容易敞开心扉。“机构的主管人员告诉我们这是正常的,只有持之以恒去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事,才能走近他们。”在不断努力下,同学们与老人逐渐熟悉起来,也获得了更多配合。 令何倩感触最深的,是老人们在“老龄化”这种大环境下选择入住养老院的无奈和与之相伴的拘谨。“谈到为什么来养老院,大部分老人都说不想给子女添麻烦、添负担,到这儿落个自在。” 而对机构养老的模式,传统观念还是较为根深蒂固。何倩表示,几乎所有参与调查的老人,对养老院的认知都不是太好。“比如觉得住养老院意味着子女不够孝顺,不能与家人共享天伦挺遗憾的,自己入住心理上会有落差,有点低人一等的感觉……” 也许是基于这种心理,何倩发现新入住的老人总是小心翼翼,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们看上去好像更加安静。“有的老人甚至说,自己想被推出去晒晒太阳,但又不好意思提,不愿意给工作人员添麻烦,似乎希望尽量减少自己的存在感。” 此外,老人对子女深深的眷恋也令人颇为动容,“基本上陪他们聊天,总会把话题落在他们的孩子身上。老人会拿照片给我们看,把冰箱打开,说里面的东西都是孩子买的,指着屋子说都是孩子布置的等等。” 整个项目期间,除了调查与访谈,研究小组还举办了6次活动。每次6至8人,以新入院老人为主,加一两位常住、能够调动气氛的老人。内容主要是彼此进行自我介绍、了解性格爱好、拍照、做手工、分享经验感受等等。何倩表示,目的就是让老人们互相认识,提供交朋友的机会。“有很好的沟通与交流,可以帮助老人尽快融入新的生活。” 上一篇:
老人防摔 这些细节很重要
|
健康护理
最新养老院
|